千億級的存量填埋場治理市場:企業紛紛布局,兩大問題待解
《“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明確指出,“十三五”期間預計實施存量治理項目 803 個,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存量整治工程投資 241.4 億元,“十三五”期間擬封場處理能力16.31萬噸/日,整體市場空間將超千億。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我國城市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問題日益突出。數據顯示,我國歷年堆積的垃圾已超過 60 億噸,垃圾肆意堆放和填埋占用土地 300 多萬畝,全國 653個設市城市有三分之二被垃圾包圍,全國城鎮(城市、縣城,不含建制鎮)近2000座衛生填埋場約有近50%填埋場滿負荷運轉,這其中又有約一半負荷運轉,存量垃圾填埋場的治理需求被逐步識別。
此外,由于歷史和人為等因素,全國存在著數量巨大的簡易填埋場或非正規填埋場,這些垃圾填埋場存在垃圾裸露堆放、產生大量的蚊蟲、垃圾滲濾液污染嚴重和污染氣體隨意排放等問題,對土壤、地下水等造成嚴重污染威脅,以及填埋氣體不規律聚集導致爆炸隱患等,因此簡易或非正規的存量填埋場治理,迫在眉睫。
千億級的存量填埋場治理市場
對于存量垃圾填埋場的治理,業內通常的做法有兩種,封場他用或陳腐垃圾處理后進行填埋場再次利用。
垃圾填埋場的封場通常經歷沼氣處理、滲濾液處理以及覆土他用或植被綠化環節,部分項目還涉及到了沼氣及滲濾液處理前的覆膜環節。此處理方式的重點是,我國存在著大量的簡易填埋場,這些填埋場在封場時需進行防滲處理,避免對地下水及土壤的侵害。
另一種做法是對陳腐垃圾進行挖掘后,填埋場繼續做垃圾填埋使用或封場他用。而對于陳腐垃圾的處理,目前行業里的普遍做法是篩分后進行資源化處置,例如與新鮮垃圾一起進行焚燒,或堆肥覆土等。
《“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明確指出,“十三五”期間預計實施存量治理項目 803 個,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存量整治工程投資 241.4 億元,“十三五”期間擬封場處理能力16.31萬噸/日。E20研究院預測,整體市場空間將超千億。
企業紛紛布局 技術優勢凸顯
E20研究院調研發現,在千億級市場的驅動下,環境治理企業已紛紛布局填埋場修復產業或在該產業中的核心優勢逐步凸顯。以防滲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治理領域,高能時代、建昌環保、廣泰源合等企業已紛紛布局;以滲濾液處理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治理領域,成都興蓉、萬德斯、廣泰源合、建昌環保等企業已紛紛布局;以填埋氣處理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治理領域,中國水業集團等企業已紛紛布局;以篩分技術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治理領域,格林雷斯等企業已紛紛布局;以土壤修復、地下水修復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治理領域,安徽通源、高能時代、上海環境等企業已紛紛布局。
此外,由于填埋場陳腐垃圾與新鮮垃圾協同處置亦為重要途徑,因此,部分以垃圾處理為核心的重資產集團亦布局了存量垃圾治理領域,例如啟迪桑德、首創環境、重慶三峰、浙江旺能、杭州錦江、中節能環保、綠色動力、廣環投、凱天環保、粵豐環保等。
千億市場下DE兩大問題
在千億市場的填埋場治理項目中,研究人員發現,分級修復體系的確立和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管理是行業中的兩大問題。
分級修復體系確立。目前垃圾填埋場沒有明確的分級體系,例如如何劃分輕度污染、重度污染,如何確定修復達標,行業里尚無統一標準,導致參與的企業水平層次不齊,好的治理企業、好的技術由于受到劣幣驅良幣的擠壓,或導致治理效果不能達到預期。
項目實施過程管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填埋場修復的不規范作業會導致環境的二次污染以及鄰避事件等,因此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的規范化管控是項目順利開展的基礎保障,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項目過程管控,亦成為一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湖南福爾程環保作為國內目前產能較高的重金屬處理劑供應商,專注DTC類重金屬螯合劑“福美鈉”的研發與生產超過10年,我司產品廣泛應用于全國各地的環保工程、污水處理站、垃圾焚燒電廠、電鍍廠、錳礦等行業,在污水處理、飛灰處理、土壤修復等項目中效果顯著,與國內多家上市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